0378、明四谛,佛界隐罪恶-《棍震九天》


    第(2/3)页

    西天佛界给你寻找的出路很简单:既然你面临这么多苦难,那就死吧!只要你死了,那些苦难自然就远离你,再也不会纠缠你!

    佛教徒还告诉你:死亡并不可怕,因为这是摆脱苦难的最好方式。万一转世轮回,你下一辈子当了皇帝,那就享福了!

    这就是西天佛界极端自私自利的根本表现所在!

    你出家了,你死了,你解脱了!但是,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你不管了,人类赋予繁衍后代的任务你不管了,社会赋予的责任你不管了!

    四谛之中,苦、灭二谛尤为重要。人生最苦,涅盘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也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

    佛教的教义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概不追究,一点也不敢触动。仅仅鼓励人们消极厌世和追求死亡,从而麻痹人们的斗争意志。

    喜欢时事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小日本信奉佛教,而且迷信佛教,所以他们那里自杀的最多!

    西天佛界第三罪:极端的拜金主义,无节操的迎合当权者,卑鄙无耻的欺骗被压迫者!

    苦谛以生老病死等作为人生中最大的苦难,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这些苦难,穷人是这样,富人也是这样,这就很巧妙地掩盖了阶级矛盾,抹煞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是造成被压迫人们痛苦的根源。这种说教当然是对当权者有利的。

    诚然,当权者也会遇到生老病死等问题,但他们是从当权者的贪欲本性来考虑这类问题的,即如何才能长寿,如何在来生来世也能保住荣华富贵的地位等等。而这种说教,不仅迎合了当权者的贪欲心理,还为他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要当权者在纵情享受的同时,分出一部分财物施给寺庙,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福报。“施佛塔庙,得千倍报;布施沙门,得百倍报。”佛教正是这样向当权者廉价地出售进入天国的门票。

    佛教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说。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过程也是依赖于条件的,这就是十二因缘。

    即无知(“无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由识引起身体的精神和**(“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觉器官的“六处”,六处引起和外界接触(“触”),由触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贪爱(“爱”),由爱引起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环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

    所以说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无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无明,才能获得解脱。佛教经典又把十二因缘说解释为“三世因果报应”说。

    即:无明、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识、名色、六处、触、受是现在果;爱、取、有是现在因,感未来果;生、老死是未来果。宣扬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种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业”或“恶业”的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无法改变的。

    这就为当权者残酷剥削劳工阶层,贪污腐化的生活作风,荒yin无耻地进行享受提供了根据,把劳工阶层当做自己的奴仆加以摧残和蹂躏解释为合情合理的事情。这种说教起着掩盖当权者的罪恶和让劳工阶层服服帖帖当牛作马的反动作用。

    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说教。“轮回”的原意是“流转”的意思。佛教沿袭婆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宣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所谓“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

    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种鬼怪恶神)、地狱、饿鬼、畜生。人若做了善事(指信佛等),死后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坏事(指不信佛,不安于自己的命运,触犯了他人的利益等)死后就会变成畜生,变成饿鬼,或堕入地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