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太乙宫返回之时,刘襄的脑子里一直在盘算铸炮的成本,以及火炮发射之时的消耗。 弹丸可以用铁壳灌铅之法降低成本。 幽州并州探查出不少银铅、铅锌、铜铅、铁铅伴生矿,铅比铁便宜得多,且密度高,重量大,这种铁壳灌铅的弹丸,比纯铁弹丸打得更远。 也算是错有错着。 如此一来,一斤重的弹丸就从百钱降为了三十钱。 火药是比弹丸更大的消耗。 如今不需要去市集中采买,硝石矿和硫磺矿用苦役采掘,主要的产地是洛阳新安县附近的硫磺和并州大同附近的硝石,车师后国也发现了硝石矿,每年都会通过河西走廊运回大量的硝石。 成本降了好几十倍,可一斤火药仍然要两百钱。 这么一算,猎鹰炮一次满装药发射,需要消耗两千两百钱。 一炮三千斤粮食,或者小半套冷锻甲,这是吃钱的巨兽啊! 难怪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消耗是真的大。 什么样的目标才配得上这种级别的消耗? 得收多少税才能让大炮在战场上肆意的轰鸣? 一炮八两金,两炮下去,一斤黄金就没了。 用不起,用不起。 太尼玛狠了! 能打死多少敌人不知道,反正敌人死之前,刘襄就先心疼死了。 这玩意得像现代的核武器那样供起来,不到生死关头最好别用。 可怎么想怎么不甘心。 理智告诉他这是在积累技术,但有了大宝贝,总想拿出来耍一耍,不然的话,心里痒痒,不舒坦。 想用就得开源节流。 降低成本需要技术积累,开矿、运输等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只能一步一步的走,急不得。 开源就是税收了。 一个国家的战争消耗,必须要跟税收挂钩,作为大汉的皇帝,心里没数可不行。 现在不是打天下的时候了,不能总是用自己的私房钱补贴战争,这对国家来说,不是好事。 况且,为了促进商业繁荣,很多专营的商品已经逐渐的放开,他的收入也在逐年的递减。 还富于民,活跃民间经济,然后收商税入国库,大汉王朝正在慢慢的调整,军政府的体系走不长远,打天下和治天下毕竟不同。 刘襄预想中的税收政策,是以商税为主,尽量降低农民的负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