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改合同-《七十年代小富婆》


    第(1/3)页

    “你们要是有人有意见,尽管提。”陈曦拍了拍桌子:“我知道有些人看我不顺眼,觉得我多赚钱了。”

    “你也别说我仗着自己有本事欺负人。有多大能耐拿多大饭碗,我的饭碗随便你们抢,能者居之,绝不二话。”

    “但是,若有人挑拨离间,借着这个打击我,我绝对不依。”

    “藤箱买卖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算,人工住宿伙食车马费全加上,一个月一百块上不封顶,这个要提前支付;再加上分红,怎么也还要好几百。你们愿意均摊咱们就改合同,以后拿货赊账,卖多少货算多少钱……”

    几百块,村民龇牙咧嘴,太多了。

    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太低了,他们静悄悄地不发一言:宁可赚的少,也不想亏本儿呀。

    刘万军眼睛咕噜噜转:几百块?几百块分到一个村的人身上,一人才几块钱。

    “分红!必须分红。”他举起手:“我愿意掏钱,几块钱谁出不起?”

    几块钱?有人起了疑。

    刘万军连忙解释:“咱们村七八十户,加起来好几百人,一个人搞不好都不要一块钱。”

    陈曦看着刘万军眼神深邃,果然能当无赖的,都有过人之处啊。

    “好,既然大家都有心思走分红。那我就和大队长去定合同。”陈曦道。

    这件事情不解决是不行了。

    孙德胜思考了半天,开口道:“那咱们不如向上面申请成立一个工厂,这样一切事情都能模式化。”

    “好主意!”牛婶子在一边喊到。

    这样谁都不能扯皮了。

    “成立工厂,这能行吗?”村民们也觉得这个办法好,厂子是公家的,可不会骗人。

    陈曦点头:“那我们就试试。”

    孙德胜和牛婶子两个直系领导人立刻做了文件,上封川县去申请。

    第二天两个人满面笑容的回来。

    “成了!”牛婶子首先发话:“上头可支持的很,说咱们这是响应国家号召。”

    “新厂子叫西梁藤编制造厂,你们看,这是厂证。”孙德胜从包里掏出一个红本本,举起来给村民们看。

    “咱们这就有厂子了?”村民们看着证件稀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