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各地数万民壮的帮助下,玄策军找到了一万两千多具倭寇的尸体,他们是在陆地上被杀死的,被海浪冲上岸的尸体也有三千多具,加上俘虏的两千多,再加上之前大小数十战的斩获,原本盘踞在嵊泗列岛附近的两万五千多倭寇,最终只有不到两千逃回了日本国。 玄策军损失也很惨重,两千九百五十七人阵亡,差不多是一半,剩下的也皆是全员负伤,一时间,整座金华府内遍地都是哭声,因为玄策军的兵士大部分都是来自这里,三千家庭的父母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 纸钱晚风送,谁家又添新痛。 贾瑜先是派人八百里加急,飞马进京,然后开始按照阵亡兵士的功劳高低,以重金抚恤,允许子承父业,又制定了一系列后续对其直系家属和子女的保障措施,让各府县必须执行。 他还在金华府为他们建起了英烈祠,并且立起一座巨碑,让人在上面镌刻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这要是放在前世,他们都是抗日英雄,配享此殊荣。 接着令各府县官员妥善安置受灾的百姓,勒令大户们捐款捐物,再把玄策军损失的兵员补充完整,继续训练,最后号召全境军民搜寻抓捕可能逃脱,隐匿在山野丛林里的倭寇,并且设立了悬红,抓住后送到临安府府衙,就可以领到五两到二十两不等的赏金。 玄策军自损三千,阵斩两万倭寇的辉煌战绩如同过境的南风,迅速传遍了整个江南东道,这是极其难得的大胜,不仅是那两万多倭寇授了首,更是一举解除了困扰沿海各府三四百万百姓好几十年的问题,为往日无数惨死在倭寇倭刀下的百姓报了血海深仇,他们很难再卷土重来了,而且玄策军以后将会一直驻守在临安、金华和台州三府。 这些全都出自一个叫贾瑜的少年之手,他发明的新式武器和阵法效果极佳,他组建训练的玄策军战无不胜,他著作的《平倭论》详细记载了抗击倭寇的各种方法,洞悉了他们的心 理,他还写了《玄策军训练条例和行为准则》,最宝贵的是这些东西将会和他的名字,和他的丰功伟绩,一起世代相传下去。 这足矣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彪炳千秋,供当下人和后世人赞扬歌颂。 贾瑜一战奠定了自己武勋的身份,他身上的一等伯位也变得货真价实,底气十足,再也不会被人诟病来路不正。 薛宝琴得知消息后喜极而泣,她为自己未来的夫君感到无比的自豪,能给这样的少年英雄做妾,此生值了。 京畿道、神京城。 历经二十多天,除去自尽的、逃跑被杀的、以及病死的,八百三十七个倭寇最终有七百九十二个抵达京城。 后天是中秋佳节,又是当今天子的生辰,景文帝下令取消宵禁七天,并且花了十万两银子在南城和西城中买下数百个小食摊子,百姓们可以免费吃,直到吃完为止,算是与民同乐了。 按照朝廷的规定,从五品及以下官员只需进献寿幛即可,正五品以上官员进献的寿礼价值不得超过十两银子,违者不仅不会被收,还有可能会被追责,因此很多大臣便在文字上下手,作一些天子文治武功,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诗词歌赋,景文帝这位“文皇帝”也很喜欢这些,因此文武百官们更是趋之若鹜,没有诗才的便会找人代笔润色。 东胜门。 一个红翎信使出现在城门使的视线里,他背后插着四面红色旗帜,在阳光下异常的刺眼,隔着五里路都能看得见。 接到命令,皇城司和五城兵马司的兵士迅速开始清街,听见急促震耳的锣鼓声,百姓和行人们纷纷避让。 红翎信使纵马在宽阔平坦的中心大道上疾驰,奋力高呼道:“江南大捷,玄策军阵斩两万倭寇!江南大捷,玄策军阵斩两万倭寇!” 百姓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欢呼起来,无数人跟着红翎信使朝皇宫涌去,他们奔走相告,他们喜气洋洋,大国子民的自豪感在这一刻油然而生。 皇宫。 红翎信使不光要体力好,身体强壮,嗓门也要大,他纵马疾驰到文德殿三十六阶台阶下,直接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连滚带爬的往里跑,殿门口值守的两名大汉将军连忙上前扶住他。 “陛下!陛下!江南大捷!” 景文帝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面色发红,呼吸急促,红翎信使喘了几口粗气,跪在地上,双手举起奏折,禀报道:“陛下,七日夜,两万余倭寇在台州府境内分五路进攻,都指挥佥事大人分兵抗击,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斩首一万六,俘虏两千多,只有两千多仓皇逃回日本国,倭寇几乎全军覆没!” 之所以说阵斩两万,是因为把之前杀的那些全都算上了。 他的声音回荡在金銮殿的每一个角落,敲击着每一个文武大臣的耳膜。 戴权走下来接过奏折,景文帝双手都在微微颤抖,看完了只说了三个字。 “好!好!好!” 鸿胪寺寺卿房瑄跪在地上,高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自此江南倭患永绝,天佑大梁,万世之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