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贾瑜接过毛笔,往碗里一插,顿时溅起几团香墨,略略沉吟,落笔道: 「渔家傲·赠探春。」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磋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不同与以往的楷书,贾瑜写这首词时用的是草书,行云流水,龙飞凤舞,力透纸背,一气呵成,黑字和白纸交相辉映,黑的夺目,白的耀眼,扑面而来的除了淡淡的墨香,还有浓浓的英气。 「妹妹,如何?」 探春朗声吟诵一遍,赞叹道:「哥哥大才,此词,小妹奉若瑰宝,一生珍藏。」 贾瑜把毛笔递给翠墨,笑着说道:「三天后就让赵姨娘出来吧,另外,刚才那件事,我理解为一个妹妹对哥哥最真挚的感情,除此之外,别无他意,好啦,我中午还没有吃饭,得找个地方觅食去,这件事已经落幕了,不必再想。」 「谢谢哥哥。」 贾瑜和探春并排来到院门口,说了一句「勿送」,便背着手离开了。 探春站在原地,看着他高大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视线里,直到完全看不见,她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懊悔、感动、高兴、悲伤,多种情绪萦绕在心房,让她不由得湿了眼眶,再度落下两行清泪,在这一瞬间,她的心真的好痛。 在十月的秋风中,风干的不仅仅是几滴泪水,还有那抹不应该出现,却又在情理之中,符合女人天性的情愫。 那就到此为止吧,谢谢你,谢谢你解脱了我满怀的心事,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谢谢你接下来这几十年都会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就让我们以另一种方式。 白头偕老。 ...... 贾瑜之前在寂照庵、荣禧堂以及探春院都没有看见薛宝钗,便轻易推测出她肯定在梨香院,心头一动,准备去会会这个身子内壮,会疼人的好姐姐。 梨香院西侧有一个小门,可以直达薛宝钗居住的房舍,这样就可以避开前院那些下人,本来是没有的,后来贾瑜和她情定终身后便凭空出现了。 时值午后,秋高气爽,不冷不热,这个时候最适合白昼宣Yin,共赴巫山。 蝉鸣阵阵,听叫声,它们不是前年夏天从林黛玉院飞到梨香院的那几只。 莺儿正坐在廊下的小板凳上,教替换香菱的蕊官打扇坠子,这是她引以为傲的看家本领,东西两府中会女红的如过江之鲫,手艺各有千秋,但论打扇坠子和编花篮,她说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很多人都跟她学过,这其中就包括大师级的晴雯。 「呀!二爷来啦!」 见贾瑜突然出现在视野中,莺儿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后,欢呼一声,很是高兴,连忙拉着蕊官站起来行礼。 莺儿行的是福礼,蕊官因为畏惧贾瑜,行的是最谦卑的跪礼,俩个人手挽着手,她猛地一跪下,莺儿猝不及防,直接被她拉倒,膝盖磕在了地上。 「呜!」 莺儿轻呼一声,贾瑜连忙走上前扶起她,让她坐到小板凳上,掀开罗裙,只见白嫩的膝盖上有一块不大不小的淤青,到底是娇弱的女孩子,稍微磕着碰着都承受不住,哪像自己,在东南的丘陵丛林里随意摸爬滚打也没什么事。 蕊官满脸自责,又怕贾瑜怪罪,登时落下泪来,语无伦次的道歉,莺儿摇摇头道:「没事,现在已经不怎么疼了,明天就能好了,你不用担心的。」 贾瑜让蕊官去取药箱来,用手指头当棉签,沾着清凉的药膏,刚接触到伤处的一霎那,莺儿身子微微一哆嗦,蹙着蛾眉,忍不住「嘤」了一声。 「二爷,我自己来,姑娘在屋里午睡呢,现在应该醒了,您快进去吧。」 看着一脸温柔且认真的贾瑜,蕊官内心翻江倒海,又是惊讶又是庆幸,早听说这位大爷不同于常人,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今日一见,方知名不虚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