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出了巍峨雄伟的神京城,车队由北向南,驶入广袤无垠的关中平原,时值不冷不热的十月,阳光明媚,秋高气爽,阵阵金风中夹杂着澹澹桂花香,在天地间肆意荡漾,让人闻之精神大振,心旷神怡。 青山在天际连绵不绝,渭水河静静流淌,清澈且悠长,鸟鸟炊烟从树林里升起,村庄中隐约有笑声和歌声传来,宽阔平坦的官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农户挑着扁担,赶着驴骡,把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运进城里售卖,商贩成群结队,马车上堆积着来自天南海北的货物,路两旁是此起彼伏的茶铺,茶博士们烧好一壶壶滚烫的茶水,用抑扬顿挫的调子卖力吆喝着,入眼所及之处,皆是一派祥和的氛围。 贾瑜一行人所到之处,如暴风雨过境,行人和商贩们纷纷避让,看着车顶上那面绣有“敕造宁国府”五个金色大字的旗帜,就知道眼前这位意气风发,高高在上的少年权贵是何许人也了。 官道因为灰尘大,且人多眼杂,有可能会去受到冲撞,贾瑜决定改走小路,从村庄中穿插过去,这些老实巴交,穷困潦倒的百姓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他们都站在不远处观望,目光中满是敬畏和向往,一个老者小跑过来,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恭声道:“小人是此处的里正,不知道大人到来,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治罪。” slkslk. 看着眼前这位须发花白的耄耋老人,贾瑜下马虚扶起他,拱手道:“老丈言重了,小子担当不起您的跪礼,小子只是路过,惊扰了贵庄的宁静,万望勿怪。” 不仅是秀才可以见官不跪,朝廷规定,七十岁以上老者亦享有此等特权,这其中不包括奴籍和贱籍,超过九十岁的,皇帝见到了都要先一步问好。 想当年太上皇巡游天下,途径扬州府,听说城外有一位一百一十八岁的人瑞,他不被国体所束缚,主动带着重礼登门拜访,当场赋诗一首,祝愿人瑞能活到两百岁,离别时还躬身行了一礼。 史湘云撩开门帘子往外张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约莫两三岁,光着屁股,瘦瘦弱弱的小男孩,她红着脸啐了一口,年轻妇人连忙把儿子护在身后,跪下来磕头赔罪,生怕被贵人们责难。 “瑜儿。” 听到呼唤,贾瑜调转马头,来到马车边,询问道:“妹妹,何事?” 林黛玉从贴身的荷包里拿出两颗金豆豆,递给他,轻声道:“给这位母亲的孩子做几身衣服,怪可怜的。” 年轻妇人跪伏在灰尘里,抬头看了一眼挂在玉带上的御剑,抑制不住的瑟瑟发抖,卑微到了极致,小男孩懵懵懂懂,不明所以,躲在母亲身后,探出小脑袋,睁着一双漆黑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越来越近的贾瑜,他嘴里撕咬着一根树枝,绿色的汁液和口水混合物流了一身。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官老爷,您要打就请打俺,不要打俺儿子,他还小,他什么都不懂。” 年轻妇人抬起一张瘦削的脸,目光中满是哀求,把小男孩紧紧抱在怀里,贾瑜毫不介意她袖子上的污渍,将她扶了起来,把两颗金豆豆放在她手上,说道:“去扯匹布料,给你儿子做几身衣服,天气越来越冷,这么小的孩子是不耐冻的。” 捏了捏小男孩的小脸蛋,又说了一句“这孩子不怕生人,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说完后便转身走了,年轻妇人征征看着手心里这两颗黄豆大小,闪耀着刺眼光芒的金豆豆,久久不敢相信,她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也没有见过黄金。 首发更新@ 和里正告别,离开这个贫穷且有些荒凉的小村庄,贾瑜兴意阑珊,仰天长叹一声,喟然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呐。” 林黛玉默默看着他,忽然想起林如海跟她说过的那段话:他是一个不容于当世的异类,古今少见,这样。(本章未完!) 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南轶事,相拥而眠 的人要么因为身居高位,权欲熏心而泯然于众人,要么会成就一番不可言说的丰功伟业,把你嫁给他,爹爹也不知道到底是福还是祸。 “妹妹,你盯着我做甚?怪吓人的”,贾瑜被林黛玉这种奇怪的目光看的有些莫名其妙,下意识的摸了摸脸。 史湘云笑嘻嘻的接话道:“因为你长得好看啊,是天底下最好看的人。” 看着他那得意洋洋,满脸享受的样子,林黛玉轻啐了一口,把帘子放了下来,贾瑜笑道:“还是我的云儿最懂事,我强烈要求你在哥哥两个字前面加个帅字,来,叫两声听听,让我好好的美一美。” “真的好讨厌,我们别理这个不正经的,让他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去吧。” 贾瑜咳了咳,朗声道:“老爷之前建议我多写一些诗赋文章,以证国朝第一才子和诗词大家之贤名,我深以为然,值此良辰美景,我兽性大发...不是,诗兴大发,便吟诗一首,借此表露心迹,烦请两位妹妹斧正,诗名唤做秋词,献丑了。” 林黛玉和史湘云把放下来的帘子重新撩起来,满脸期待的看着他,相思词和美人词固然感人肺腑,让人读之心有戚戚,几度潸然泪下,但听的多了,难免会有些枯燥,今天能换个口味,再好不过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翠华山下,桂园。 “此乃皇家园林,来者止步!” 除了位于皇宫正后方的上林苑,天家在神京城周围还有七座园林,由中央御林军负责看守,二十四司会定时派人修缮打扫,好让皇帝能够随时入住,里面有很完善的生活设施,而且用的材料都是上品,比如床、柜和桌椅之类的,应有尽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校尉虽然不认识贾瑜,但认识他身上的月白色坐蟒服,这是郡王以上皇亲贵戚才能穿的服饰,大声警告后,他连忙上前,抱拳道:“敢问王爷为何到此?” “阁下认错人了,吾非王,乃一等伯贾瑜是也,圣上前日已经将此园下赐于吾,这是地契和文书,请阅。” 校尉双手接过两张纸,看了看,恭声道:“卑职妄言,请伯爷见谅。 无错更新@” 这人认错也在情理之中,除了陈佑、陈左、陈佶和忠顺王四人,大梁宗室里还有一堆亲王,这些人空有一个名头,连闲散王爷都算不上,因为他们无权无势还无钱,闲散不起来,加上资产被浓缩,经商被限制,更没有实权,他们基本上只靠着微薄的俸禄聊以度日,混吃等死,平时也不怎么露面,不过白色和月白色的坐蟒袍还是可以穿的。 除了太祖皇帝,高祖皇帝、太上皇和景文帝一直都在刻意且持续的打压这些宗室,每次新帝登基,他们就会被从头到尾清理一遍,日子过得非常悲惨,朝不保夕就不说了,很多人都蜗居在一座小小的府邸里,甚至连四菜一汤都难以为继,正朔之所以这么做,大概是怕他们有祸乱朝纲,结党营私的能力吧,毕竟前朝的血泪教训还历历在目。 贾瑜笑了笑,说了一句“不知者不罪”,然后说道:“此园现由我宁国公府接手,列位就请返回京城吧。” 校尉拜了拜,呼喊几句,不多时,两百名兵士集结完毕,随后便离开了。 “公子稍候,我与老汤他们进去查探一番,以防有贼人潜伏其中。” “好。” 贾瑜把门帘子挂好,林黛玉先探出身,四下里看了看,伸出纤纤玉手搭在他的大手上,踩着板凳款款而下。 “哥哥,抱我。” 贾瑜先把白白胖胖的史湘云抱了下来,然后走到后面的三辆马车边,把晴雯、紫娟、媚人、金钏儿、龄官、玉钏儿、香菱、雪雁、药官、翠缕和文官十一位美。(本章未完!) 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南轶事,相拥而眠 婢一一抱下来,前八者都已和他共赴巫山过,因此面色自然,嘻嘻哈哈,后三者则神态忸怩,羞红了脸。 十三位青春靓丽,风姿绰约的女孩子聚集在一起,站在青石地板上,打量着眼前这座依山而建的皇家行宫,其门楼比宁国府的还要威严壮观,牌匾上御笔亲书“桂园”两个鎏金大字,越过高高的灰白色围墙,可以看见正中间那座直插云霄的朱红色高塔,上面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扑面而来的是醇厚,却清新不上头的桂花香味。 贾瑜感慨道:“如此看来,建造这座园林,少说也要花费三五百万两银子,圣上真是大方,我何德何能啊!” 林黛玉主动挽住他的胳膊,侧脸仰望他,史湘云自然而然的挽住另一边,贾瑜招来一个亲卫,吩咐道:“你回去和程先生说,让他现在就把到此工作的下人们安排过来入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亲卫唱了个喏,翻身上马,疾驰而去,未几,位怀清从里面跑了出来,气喘吁吁道:“公子,里面实在是太大了,一眼望不到头,查到晚上也查不完,京城附近的马匪差不多都被兄弟们给杀光了,加上有中央御林军那群夯货镇守,想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贾瑜半年前奉旨南下临安府领导抗倭事宜,出发前夕,他给皇城司都知朱全下发了一道命令:全力清剿京城方圆百里以内的马匪强贼,务必做到不除则已,一除必尽,并且为这次行动起了一个优雅的代号,名曰“梨花”。 维持京畿道,特别是京城内外的治安,是皇城司的本职工作之一,得到景文帝的首肯后,东、南、西、北、中五司总计出动五千名兵士,在五城兵马司和各级衙门的协助下,“梨花”行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官府首先颁布告示,警告法外之徒们主动投桉自首,以争取宽大处理,否则一经抓获,罪加一等,定斩不饶,其次号召百姓们积极检举,提供真实情报者重重有赏。 行动从五月份持续到九月底,历时近五个月,共计有八百多个贼人被当场杀死或者抓捕归桉,其他人见官府这次是来真的,无不望风而逃,远遁其他道府,一时间,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这次共计抄出贼脏近四百万两银子,其实这个数目也不算多,毕竟神京城是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地,里面居住着很多有头有脸的达官显贵和富豪名流,这些靠打家劫舍,勒索强抢的法外之徒在此如鱼得水,除了官府的敷衍了事,还有官员暗中为这些贼人张目,自甘***的与他们狼狈为女干,因此他们如同甩都甩不掉的狗皮膏药,又如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根治。 顺藤摸瓜之下,一个正三品大员和好十几个四品五品官落马,景文帝龙颜大怒,直接诛了这些人的三族,借以整顿朝纲,警示其他官员,并且写下“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句十六字箴言,传旨天下,令所有官员,不论品级和职能,都要写一份悬于高堂,日夜观瞻,自省自行。 自古以来最大的害民者,不是贼人,也不是异族,而是高高在上的官。 贾瑜点点头,指着那座高塔,环顾左右道:“我们进去看看。 无错更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