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灾后重建,国之英雄-《我自红楼来》


    第(2/3)页

    陈贤无奈道:「是啊,无商不女干,无官不贪,人之所以想做官,十有八九是为了贪,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大梁多一些像李大学士和陈知府这样两袖清风,克己奉公的官员,何愁不能国富民强啊。」

    「殿下,臣倒是有一个馊主意,老早就在想了,这一举措即便杜绝不了贪官污吏,但也能大大减少他们腐败的程度。」

    陈贤笑道:「你是父皇和本宫的智囊之一,怎么能是馊主意呢,定是利国利民,万世不易的良策,请说,本宫洗耳恭听。」

    「不如成立一个与所有朝廷部门脱离,完全独立,如同锦衣卫那样,只需要向皇帝一人负责的反贪机构,赋予它可以无旨调查任何人的权利」,贾瑜见陈贤若有所思,趁热打铁道:「如此一来,硕鼠和蛀虫们必然是望而生畏,收敛贼心,此举主要还是意在威慑,长此以往,官场肯定会越来越清廉,亿万百姓也能因此受益。」

    「言之有理,可以一试,你是起名字的鬼才,无论是玄策军、天策军、锦衣卫还是天上人间和花萼相辉楼,起的都极妙,既然敢说,心里肯定想好了,说说看。」

    贾瑜张口吐出四个字,陈贤摇头道:「还是叫廉政院吧,廉政公署虽然不错,但总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你觉得何人可任此院最高的职位,又应当官居几品?」

    「臣举荐房瑄房大人,他嫉恶如仇,铁面无私,更兼高风亮节,德高望重,可当此大任,让他做一个迎来送往,招待各国使节来宾的鸿胪寺寺卿确实有点暴殄天物,大材小用了,至于品级的话,官升一级或者和原先一样都可以,请您斟酌。」

    陈贤沉吟了一会儿方才道:「这个新部门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如你所说,房大人很合适,不过这是一件大事,非我一言可以决断,还需要父皇点头才可以,等回京后你提出来,我在旁边替你说话。」

    「是。」

    ......

    翌日,上午。

    「彦章!」

    风尘仆仆的刘循和李信见到陈淳完好无损的站在面前,二人喜不自胜,抱着他就开始哭,贾瑜虽然是「扶云书院五大才子」之首,但毕竟扮演的角色是狗头军师,实际上的大哥依然是陈淳,他就像兄长一样悉心关爱着四个弟弟,很得尊敬。

    「去去去,一见面就哭,哭个屁的哭,大老爷们跟娘们一样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先来见过太子殿下和晋王殿下。」

    二人擦了擦眼泪,诚惶诚恐的跪下来给陈贤和陈佑磕了三个头,贾瑜又道:「举人可以见县官不跪,但见到府官还是要跪的,来来来,汝等再给新上任的开封府知府兼嘉议大夫陈淳陈大人磕三个头。」

    刘循和李信一脸的不可置信,什么情况,一年不见竟然连升了六级?还挂个正三品的文散官,陈淳微笑道:「你们俩别听仲卿的,他刚见到我时也哭了,嗯?这位仁兄看眼熟,只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

    刘阳先是毕恭毕敬的给太子储君和亲王磕了头,然后又给陈淳郑重的躬身一礼,拱手道:「陈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在下是青石书院的刘阳,受贾少保的邀请,特来此为难民们尽一份微薄之力。」

    陈贤兄弟俩在敬安的护持下,带着东宫侍卫们去黄河边巡视,不留下来打扰他们叙旧,众人把他们恭送离开后,陈淳躬身还了一礼,赧然道:「原来是青石刘子哲当面,我以前在十院诗会上见过你一面,

    瞧我这记性,没有认出来,恕罪恕罪。」

    「陈大人言重了,您真是天纵之才,入仕刚一年便做到了知府,可喜可贺啊!」

    「这个喜这个贺我宁愿不要」,陈淳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悲伤和失落。

    刘阳自知失言,给自己一个巴掌,连忙认了错,黄河如果不决堤,原先的知府如果不引咎自裁,他也不会坐上这个宝座,陈淳热情的拉着他的胳膊,问道:「仲卿,你准备如何安排这位人中龙凤?」

    「你初来乍到,身边不能没几个知心人帮扶协助,我意让刘兄做密县的县丞,他以举人功名任此职位,没有什么问题。」

    再小的芝麻官也是朝廷命官,位列于统治阶级,一个举人想捞到正八品县丞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要么是运气极佳,要么是关系够硬,否则像刘阳这种毫无根基的人想坐这个位置,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陈淳试探着问道:「子哲,恕我直言了,你不打算继续参加后年的会试了吗?」

    「说来无脸,在下连续落榜两次,且每一次都与合格线相差甚远,早已心灰意冷,可见是天资有限,再考下去也是徒劳无功,除了浪费时间、损耗心血、消磨志气,没有任何好处,原本想着去万年县做个没有编制的典史,没想到遇上了贵人,蒙贾少保不弃卑微,尽力提携,给在下一个报效君恩,证明自己的机会,焉能拒绝,愿为治下一官吏,但凭陈大人驱使。」

    刘阳说完后翻身就拜,陈淳扶住他,点头道:「好啊,有阁下相助,我对治理好这偌大的一个开封府更有信心了。」

    「士明是要参加后年会试的,他这次一定能蟾宫折桂,子雅和刘兄一个打算,彦章,让他到开封县做县丞,无论如何都不能在家里闲着,整日走狗斗鸡,吃喝嫖赌,那是纨绔子弟的做派,我等饱读圣贤书,心怀江山社稷和民间疾苦,自然要一展抱负,方不负平生之志,你看呢。」

    「正有此意,这下我便能和子雅朝夕相处,一起为民服务,也不寂寞了。」

    贾瑜把到开封府成立百户所的孙百户和方试百户叫过来,指着陈淳介绍道:「两位,陈知府乃是我的至交好友,亲厚兄长,你们认识一下,以后好通力合作。」

    孙百户和方试百户抱拳齐声道:「卑职见过陈知府,接下来请多指教。」

    ….

    「你们的百户所设在府衙旁边,从带来的兄弟们中挑出四个身手最好的,到陈知府身边做贴身侍卫,每人皆官升一级,俸禄加两倍,仍然隶属于北镇抚司。」

    「是,卑职这就去办。」

    ......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大半个月便过去了,开封府境内的洪水业已全部退走,经过统计和反复确认,此次水灾共造成七万一千余人死亡,伤者不计其数,差不多是前朝那次决堤时死亡人数的一半,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前朝那次的规模不比此次低,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在这期间,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开始井然有序,按部就班的进行,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工匠和材料源源不断的汇聚到开封城内,街道两旁很多商铺陆陆续续的开门营业,行人也多了,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决堤的河坝被抢险队再三加固,最大程度避免了几十年内再次决堤的可能。

    另外,景文帝批准了陈贤拟订的新任知府、通判和防御使的人选,又对贾瑜、陈淳、马防御使等众多立功人员大加褒奖,并且免除开封府五年的所有赋税,府衙和其他县空缺的官员也全部到位。
    第(2/3)页